徐泸荷:感党恩、跟党走,忠于党、热爱党

发布时间2022-03-24 15:24:22 作者: 浏览次数:

 

人物简介:徐泸荷,女,汉族,四川泸州人,中共党员,1931年5月出生,1950年2月参加工作,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后因历史原因脱离党组织,1978年再次拥有党员身份,现年90岁,曾任西南师范大学(现西南大学)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。

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”

徐泸荷同志父辈思想开明,秉持读书才有未来,再穷不能穷教育的信念,一直支持徐泸荷读书学习,解放前,徐泸荷同志在泸州的乡中学做代课老师,家中姊妹较多,条件非常困难,还时常被土匪强盗将仅有的生活物资全部抢走,但是还经常接济学生,给学生送吃的和棉衣。解放后,徐泸荷同志进入重庆大学学习,后因院系调整来到西南师范学院继续学习。徐泸荷读书时每个月5块钱的生活费都靠亲戚朋友东拼西凑的来补贴,后来徐泸荷得到学校和党组织给的助学金、困难补助,每个月几块钱的生活费与伙食费,支撑着她顺利完成学业。每每想到那段艰难的岁月,徐泸荷都会说: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,是新中国把我培养成为一个马列主义理论战线的教师,祖国的命运和我息息相关,回报祖国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。”1950年徐泸荷同志参加工作后,在学校的支持下成为新中国首批研究生,到中国人民大学深造学习,继而成为西南师范大学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师,徐泸荷同志患有眼疾,党组织在了解情况后,找来重庆首席眼科专家为她进行治疗,就是这一次次温暖的感怀,让徐泸荷同志对党忠心不二,感激不尽。“是党给了我光明,党对我恩重如山,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,入党后,我终于有了归属感。”

“我不能忘记党的恩情”

徐泸荷同志很感恩党给了她一切,帮助她完成学业,让她能在教育岗位收获幸福,生病后也得到组织关心,提供很好的医疗条件,所以自己也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。于是,她总是省吃俭用,自己偷偷攒钱,用来资助困难学生、捐赠灾区、帮助特困人群,徐泸荷捐款的动力就是单纯的想回报社会,她说:“党培养了我,关心了我,我不能忘记党的恩情。”她也总是给自己的子女说:“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初心,忠心对党,丰富自己,报答党,这才是人真正的追求。”当记者问她为何这么多次,这么大额的捐款,她说:“我年纪大了,但我是一名党员,虽然不能当社会主义的直接建设者,但也不能当社会主义的旁观者啊!”

“妈妈的长处就是喜欢帮助人”

据悉,徐泸荷同志先后为汶川地震灾区交纳特殊党费1.1万元;为西南大学教育基金会捐款10万元;为绿化长江母亲河捐款5000元;为重庆儿童医院急需救助的患儿赵鹏捐款5000元;2016年9月交纳特殊党费10万元;2020年3月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捐款4万元;2021年6月8日,交纳特殊党费3万元。徐泸荷同志女儿表示,家里人非常支持母亲感恩党、回馈社会的行为,她说:“母亲退休以来,平时省吃俭用攒的钱基本上都捐助给有需要的人,家里人也都很支持她。”记者问她觉得母亲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时,她说:“她一直都很有爱心、很慈善,很喜欢帮助人,这是妈妈最大的长处,最大的优点。”谈到母亲对自己的影响,徐泸荷女儿说:“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都会向母亲学习,不忘党的恩情,尽最大努力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。”